发布时间:2025-04-21 点此:825次
十里长廊美如画
◎邓兆安
金秋飘香,硕果累累,又是一年好丰景。
10月23日上午,引人瞩目的“神舟茂源组培中心揭牌典礼”在龙口市黄山馆镇隆重举行。在一片火热的掌声中,巨大魁梧、银发闪烁的我国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我国工程院院士戚发端,满怀快乐地上台揭牌,并即席讲话,铿锵有力:“作为农业大国,有将种子送上天、带回来的才能,这对加快航天育种、提高新质出产力含义严重。等待神舟茂源组培中心培育出更多优良种类,惠及人民大众。”
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端院长(左)与龙口市副市长赵静为神舟茂源组培中心揭牌
这位曾参与我国榜首枚导弹、榜首颗“东方红一号”卫星、榜首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闻名航天科学家,虽已年过91岁高龄,但在短短几年间,却露宿风餐两度前来到会活动,并带领团队在这儿不断加大航天育种的规划,效果丰盛。黄山馆这个旧日被人看不起的小镇究竟发生了哪些蝶变而招引了这位老院士?
赓续文脉 驿韵悠长
飞旌度逞黄山馆,勒马频过古戍城。
麦穗青青桑叶稠,沃野千里接锄耕;地连北海波声壮,山拥东秦翠色浮。
……
车从龙口的“石黄线”公路下来,拐进了黄山馆镇的耩下刘家村,一条贯穿7个村落、两座现代企业,长达十公里的“馆驿枫情一号线”马上映入眼帘。路面平整舒适,两头绿意葱葱,景象各异,风情万种,好像从蓝天上飘落下的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随同一路畅行,不断向前铺展,令人心旷神怡。
“馆驿枫情一号线”大路
走出不远,路途的右侧一排高达两米的灰色石碑映入眼帘。上面镌刻着一幅幅明清时期名士文人途经黄山馆古驿时留下的赞许诗句,其间就包含前面的两首诗词,从中可以领会黄山古驿一同的前史与人文相貌。咱们停下车来,细细品读这承载着黄山馆回忆的“诗词墙”,厚重的人文气味登时扑面而来,脚下似乎踏响了年月的回音。
黄山馆秦时便是交通要道,驿站始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76年),存续长达500多年前史。它衔接中外,畅通无阻,各界名人和国外使节常常途经此地。这儿信息聚集,商贸活泼,思维开通,人才济济,长时刻沉积积累了厚重的文明底蕴,成为黄山馆镇重要的前史印记。在这条“馆驿枫情一号线”上,毗连的6处村庄,村名都冠有“馆前”两个字,可见馆驿文明的深化浸透和民众的高度认可程度。
“咱们把发掘传承古驿文明,作为留住乡愁、推动村庄复兴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使其展示永久魅力,勃发年代光荣。”充溢奋发向上生机的镇党委书记孙崇文一边驾着车,一边骄傲地说:“脚下这条路承载着多元文明元素,既是一条赓续文脉、文旅交融的观赏线路,又是一条打通内循环、走向大国际的簇新途径,更是一条寄托着黄山馆一万余名大众追求美好愿望的金色大路。”
翻开车窗,和风轻拂。咱们惊喜地看到,每逢路过一个村庄,都有一处高高屹立的驿站造型的村碑,新颖而又特别,像是主人在举手热情欢迎南来北往的客人,凸显了独具特征的古驿风格。简练明快的墙体彩绘为村庄披上了五颜六色的衣裳,生动地展示了浓郁的农耕文明,乡风乡情跃然而出,让人不由得停步逗留。首要的路口还矗立着一块或几块形态万千的石碑,上面雕刻着不同涵义、不同书体、不同颜色的大字,美观大方,光彩夺目,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间一块雕刻着“红驿”两字的石碑,苍劲有力,将宏扬古驿文明、坚决跟党走的内在出现得酣畅淋漓。
路途两头的美化美化,更是下足了“绣花功夫”。东西大路两旁一致栽种了本地最长命的栾树,南北大路则选种的是叶大浓荫的法桐。据介绍,为保证这些大树一次成活并健壮成长,一切树坑底下替换上了优质土壤。一同,精心搭配了高矮不同、花期不同、颜色各异的美化带,且每距百十多米远就距离不同种类的优质植物和花卉,在一些连节点上还独自装点了不同主题的精品景象。
放眼望去,大路两头,红枫映海、花海云天和种类繁多、花香四溢的桂花园、金银花园、牡丹园……眼花缭乱,为人们供给了视觉盛宴般的天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完美交融的绿色文明长廊,连点成线,连线成片,串起了美丽村庄的诗意日子。
这条不同寻常的现代“驿道”是怎么规划建造的?咱们采访了曾长时刻分担这项作业的时任副镇长王欢。谈起往事,他回忆犹新:“这条路最早源于在镇东南方向上的四个村庄同享的一条小土路。其时仅有两三米宽,后来有所改观。但改动最大的是从2019年黄山馆被上级列入‘村庄复兴齐鲁样板演示镇’后,镇里决议全域改造,完全打通沿线的一切村庄、企业,拓荒一条村庄腾飞的新驿道。”
其时修这条路面对最大的困难是资金问题和多处断头路,但在几任镇领导的接续斗争下,齐心协力,知难而进,逐个化解。2020年,在硬化成型的根底上,又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沥青,达到了高标准的村庄公路等级。现在,这条路上交游车辆络绎不绝,游客接连不断,乡民们每天行走在这条风景如画的路上,心里乐开了花,美好日子也更有了奔头。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在全力打造“馆驿枫情一号线”路建造的一同,这个镇把维护传承古村落、革新新居和人居环境整治一同策划,一抓究竟,使古驿文明、赤色文明、农耕文明、孝德文明和新年代文明实践融为一体,相辅相成,耳目一新。
咱们走进馆前后徐村,村头巷尾、房前屋后都长满了翠绿碧绿的竹子,使这个我国传统村落、省级旅行特征村更显生机与生机。辛亥革新巨擘徐镜心诞生于此地。咱们怀着敬重的心境,仰视了修葺一新的“徐镜心新居”。他的曾孙徐学航厚意地叙述了其非凡的人生,使咱们的心灵深处遭到了一次激烈的爱国主义精力、革新精力的思维洗礼。走出新居,看到门前那棵有着400多年树龄的古槐树,仍旧挺然独秀,枝繁叶茂,模糊间它化作了徐镜心巨大威武的崇高形象,熠熠生辉……
在与馆前后徐村相隔很近的馆前邹家村,咱们惊奇地发现在每户的门前,都摆放着一个精美的翻盖塑料桶,并分蓝灰两格。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凶横干练的村党支部书记王晓领道出了隐秘:“乡民们每天把自家的废物分类倒入这个塑料桶内,然后由保洁员及时清运到废物搜集房,最后由镇里一致运送到废物场会集处理,这种闭环式办理完全处理了曩昔乱扔废物的恶疾。”现在这个村的污水处理和路途硬化、美化、亮化、美化早已合格,声名远扬。但谁知有多少人为此默默地付出呢?在该村新完工的驿兴党建服务中心,王书记向咱们厚意叙述了该镇西片区区长李妍、副区长程岩,这两位被称为“姊妹花作业室”的驻村干部,冒着盛暑整理杂物,改动村容村貌的感人故事。邹家村的人居环境整治由曩昔倒数,现在跃升到龙口市村级榜首,并被评为全省文明村。
作者与邹家村党支部书记王晓领合影
生态田园 风景无限
沐浴着秋日的晨光,咱们再次看望黄山馆。镇领导向咱们引荐了在农业科技上取得耀眼成果的茂源果蔬协作社,并泄漏正是该社把大名鼎鼎的戚发端院士引进到黄山馆的。咱们非常惊奇,刻不容缓地沿着“一号线”,来到了这家被蔬菜大棚围住之中的办公楼。
性情爽快的茂源果蔬协作社总经理吴金海兴奋地说:“这两天咱们正在活跃准备,迎候戚院士的到来。2019年,他榜首次来参与院士作业站的发动,这次是两边树立组培中心,力求在航天育种繁育方面完结新的打破。”
作者(左一)与茂源果蔬协作社总经理吴金海(中心)、烟台市散文学会名誉会长綦国瑞合影
这位本年57岁、对农业情有独钟的企业家,是从做工程装置起步的。他于2014年,开端转向栽培业、饲养业,以树立无公害绿色产品为方针,在镇里的调和下,首先将岭西村等4个搬家村的薄地,经过流通的方式为二次创业供给了时机。仅用两年时刻,他就复垦改进建起各种优质果蔬、小麦等基地430多亩。建成年出栏生猪1000余头、肉食鸡4000余只的现代化饲养场,形成了种养结合循环展开的大型专业协作社。
吴总深知自己协作社的短板,要想更大展开有必要改动传统农业的形式,向现代农业科技进军。“神舟绿鹏”是我国航天集团旗下专业从事航天工程育种技能研制、繁育、推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公司。吴总深化了解到,与传统育种技能比较,航天工程育种最大的优势是变异机率高、育种周期短,可加快培育出更多的优良种类。因而,他慧眼看中了这家公司,对方也看好了茂源的归纳实力,两边一拍即合,于2016年5月正式树立了“神舟茂源农业科技公司”,随即引种了蔬菜、瓜果、芦竹等20多个航天育种产品,不久就展示出了产值高、口感好、抗病抗虫等显着优势。
玻璃日光温室里成长的航天育种蔬菜
“试种成功后,咱们决心大增,把创立生态农业科技园作为主攻方向。镇里又调和将周边8个村庄的‘熟睡’土地流通给咱们,既处理了扩展规划之急需,又大幅增加了村团体和农人的收入,各方大快人心。”吴总欢喜地说。
接着,吴总组织技能负责人贾金海,领着咱们走进了几个航天育种大棚一睹“芳容”,果真是大开眼界。在一间有着五六百平方米的塑料大棚里,只见一行行缀满小黄瓜的枝蔓缠绕在线绳上,向上繁荣成长。小黄瓜心爱极了,握在手里,润滑亮绿,首尾圆润。“你们品味一下?”脸膛乌黑、一身农人装扮的贾师傅顺手摘下几根递给咱们。因榜首次见到这种小黄瓜,心里猎奇,接过一尝,口感脆嫩、清甜:“好吃,真好吃!”
“这个种类叫航瓜艾妮,是一种全雌型的生果小黄瓜,很受顾客喜欢,商场求过于供。”在大棚里咱们还见到了几位来自龙口市区的客户,因为这儿的瓜果风味好,不打药,吃得定心,她们常年来此购买。招待完客户,贾师傅又带咱们到近邻大棚观赏了栽培的“航粉高糖西红柿”。在长长的绿色空间里,菜农们正在忙着除草、抹芽、吊蔓,贾师傅一边上前辅导,一边奉告咱们这些西红柿待到本年春节前就可以采摘了。
据他介绍,茂源现有航天育种的高标准玻璃日光温室和冬暖式大棚等近30个,栽培面积达15000平方米,航瓜贝贝、航红椒、航黄樱等数十个“航宝物”已“子孙满堂”……这儿已成为胶东区域航天育种演示推行基地、优质种苗出产供给中心。前几年,镇里还专门组织了一次大张旗鼓的航天育种产品展示会,招引了400余家果蔬企业参与,引起了极大的颤动。
“咱们在全力支持茂源航天育种的一同,眼下正在与鲁东大学协作展开优质珍菇菌种研讨,并首先拿出了7亩地进行小面积实验,成功后将推行到一家一户,为带动全镇农人致富拓荒一条新路。”孙崇文书记满怀决心地向咱们展露新的展开规划。
生态田园,风景无限。当散文学会一行踏进国内规划最大、技能最先进的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饲养基地——格润富德农牧科技公司时,被深深地震慑:万头草场、生态栽培、精深加工和旅行科普四大功用区,集栽培、饲养、加工、出售和育种研制、研学观赏于一体的“新六产”田园归纳体,蔚为壮丽,气势磅礴。尤其是他们建立的“才智草场数字化饲养办理体系”,更是令人拍案叫绝。
在一群集体大健硕、黄白花样、源自智利的优选西门塔尔牛牛舍里,机器人来交游往将饲料推得整整齐齐,以便供牛儿寻食;气候一热,强力电扇便主动作业起来;每距离一段时刻刮粪板便主动发动,将粪便搜集到粪污处理中心完结“干湿别离”……奶牛可以过上如此舒适的“才智日子”,都得力于这套数字化饲养办理体系的奉献。据公司解说员介绍,该体系会对奶牛成长繁衍全过程做好数据记载、剖析,悉数选用主动通风、喷淋、刮粪板卷帘等先进设备,无需人工操作,为最大程度地满足奶牛的生理需求而装备。不久前,山东省数字村庄建造现场推动会来这儿观摩,与会者纷繁竖起大拇指。
格润富德露营基地航拍
“从前的废弃地,现在变成了聚宝盆和大花园,咱们企业的展开前景愈加宽广!”该公司董事长刘振东奉告作者,从2016年在镇村两级的支持下,公司先后流通域内的5500亩低效地和撂荒地,环绕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展开,轮作栽培了苜蓿、小麦、青贮玉米等农作物,并使用农业现代化设备与技能,为奶牛饲养供给优质食材。已建成高标准牛舍12座,可饲养奶牛1.5万头,现存栏6700头,日产鲜奶45吨,成为全国畜禽饲养标准化演示场。为拉长生态工业链,公司精心规划了科普研学与观赏旅行休闲区,配套建造了彩虹桥、天鹅湖、露野地、儿童乐园和大型科普馆,还成片栽培了风光壮丽的粉黛乱子草和新鲜迷人的油菜花等名优花卉,发明了人与天然调和、画中有诗的花海国际,旧日无人问津的偏远村庄,现在变为游人如织的“网红打卡地”,2023年成功当选国家3A旅行景区。
和美家乡 美好满满
“咱们做梦也想不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来到驿东新村16号楼的刘英利白叟家,午后金灿灿的阳光照射在宽阔的客厅里,精力矍铄的刘老招待咱们入座后,快乐地聊了起来:“曩昔住村庄老房子,到了冬季用煤生炉子,四处透风不保暖,满屋焰火旋绕,处处落满了尘埃。现在一进家门,暖和和的,亮堂堂的,真是六合之别啊。”
话音未落,刘老又领着咱们来到厨房,他别离拧开两个水开关:“左边流的是自来水,右面供的是纯净水,现在城里人也享用不到这个待遇啊!”刘老笑盈盈的言语里充溢了感谢和快乐。
伴随咱们一同观赏的是驿东新村村委、岭西村党支部书记刘永德。他在这个社区已住了10年,与刘老相同感同身受:“现在这儿的根底条件很完善,是镇领导一项一项执行的,如供暖、饮水、天然气等都是挑选讲诺言的大公司来运营。教育也是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配套成龙,行政服务、治病就医、日间照料和物业服务也样样到位,不让大众操心上火。”
据刘书记介绍,驿东新村地处镇中心,共有来自相邻的大麦、岭西、建新和隋家庄4个行政村的650户、1500多人,会集安顿在21栋楼房里,并树立了联建交融的社区党总支,组成了一个新的大家庭。园内绿树成荫,健身器材完全,每户还配有一个车库或储藏室。
黄山馆镇党委书记孙崇文(右二)造访驿东新村居民家里
“其时镇党委为从根本上改动咱们这些资源条件差、经济落后的村庄的相貌,凭借新村庄建造的方针,在征得乡民的同意下,于2014年正式搬家到这儿。腾出来的土地为工业复兴奠定了根底。”刘书记回忆起搬家前后的深入改动,又翻开了话匣子:“曩昔咱们村的那些薄地,基本上捉襟见肘,对外租借每年一亩地也便是几十元。现在这些大企业接手后,每年一亩租金到了500元,村团体经济收入也强大了。一同,不少乡民纷繁到园区上班,摇身变成了蓝领。”
在格润富德饲养场里,一位中年师傅正在专心致志地给塔尔牛查体,其方法灵敏,技艺精深,他便是驿东新村的居民刘世超。曩昔他在家务农,收入不稳定,后被这家公司招聘进来,用心研究学习,很快担任了这项技能作业,每年收入6万多元。他慨叹地说:“现在每月上班有固定收入,又住条件那么好的社区,美好指数大大提高了。”无独有偶,在茂源蔬菜大棚里,咱们还遇见了一位住在驿东新村的王女士,“在这儿上班怎么样?”“很高兴。这儿种菜四季轮作,天天有班,每月能拿3000元。现在茂源的效益越来越好,咱们更有奔头了。”据介绍,每年这家协作社付出务工费近200万元,还给这个村80岁以上的白叟免费供给鲜牛奶。
乡民们搬家到新居后,环境条件大为改进,但日常费用随之增多。镇党委为免除居民的后顾之虑,一方面调和相关企业发掘潜力多组织一些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与社区党总支一同筹资在小区内建造了多处代工产品车间,然后顺畅安顿了100余名不便利外出的中老年妇女,深受居民们的好评。
在刘书记的引导下,咱们来到了一处代包装粉丝的加工车间,约有八九百平方米,几十名女工在不停地繁忙着,一张张作业台上堆满了已分红小捆包装的粉丝。一位有着十多年工龄的中年女工姜伟华笑脸满面地说:“曾经我跑到招远去上班,风里来,雨里去。入驻新村后,从家里到车间不到五分钟,既便利照料白叟孩子,每月又能收入4000多元,家里的日常花销都不必愁了。素日想买点什么,自己说了算。”听到这硬气的言语,同伴们也跟她一同“嘎嗄”地笑了起来。
驿东新村居民在粉丝代加工车间作业
自傲、美好,发自心底的朗朗笑声,飞出窗外,回旋在社区的上空。深受感染的我不由慨叹:从祖祖辈辈成长的当地忽然迁移到一个生疏的环境,没有带给她们无尽的忧思和极度的困惑,而是真真切切地感触这是一个环境舒适、和和美美的新家乡,是一个离别曩昔奔向愈加美好未来的新起点。
走出驿东新村的大门,迎面是一幢四层楼高的党群服务中心,这儿集聚归纳服务、党员教育、家务善治、文娱活动等多种功用,只见进进出出来就事的人们,走到服务台前,随到随办,便利极了,一张张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脸。
“让大众定心满足,让大众过上好日子!”成为黄山馆镇各级党员干部的初心任务和崇高责任。一个工业复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管理有用、日子富裕的“村庄复兴齐鲁样板省级演示区”的美丽图景,正在这片欢腾的土地上一步步变为实际。“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村庄管理演示村”“省级前史文明名镇”等一批“金字招牌”闪闪发光。九旬高龄的戚发端院士不正是被黄山馆这一一同的魅力而招引来的吗?
(本文图片由作者供给,如有侵权请奉告删去)
作者简介
邓兆安,烟台播送电视台原副台长、胶东在线网站原总修改,山东省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首任会长,现任烟台市散文学会会长,我国城市新闻网盟参谋,高档修改,专业技能二级,享用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四次荣获我国新闻奖,其间《网上民声》《接力寻美》著作取得我国新闻奖一等奖。编著有《登攀》《我国式网络问政》《发现最美》等书本。2014年荣获第13届长江韬奋奖。2015年当选中宣部文明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先后六次遭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2016年11月,当选我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遭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热接见。近年来,先后应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我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和我国传媒大学之邀进行学术讲座。
来历:烟台散文微刊